与研究院联培—北京通研院2025年博士招生简介

时间:2025-02-06浏览次数:14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5年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通计划”)招生简介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推动成立的非营利性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北京市、科技部、教育部共同扶持下,致力于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聚力打造具备人类核心认知能力的通用智能体,是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有组织科研,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通研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着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通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旨在贯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重大任务和目标为导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新机制,培育通用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科领域内拥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独立自主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把握世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趋势,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

二、   招生计划

1.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08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数学0701

物理学0702

2.  招生院系:机电工程学院、计算学部、数学学院。招生导师见附件。

3.  招生规模:秋季招生拟招收6

            春季招生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待定)

4.    招生类型:以学校实际下达为准。

5.    学习及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

三、   学习方式、学位授予及学习地点

1. 本专项录取博士生的学籍归属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4年,本科直博生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等其他要求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2.“通计划”联合培养专项采取“双导师制”,由通研院导师与校内导师对专项录取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通计划”联合培养采用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高校依托通研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需求与通研院开展联培工作。课程学习部分主要在高校进行,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前,须完成高校相关学科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并达到所在学校的考核标准。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在通研院完成,由通研院导师联合校内导师主要培养,原则上不少于2年。

3.“通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科研实践方向及学位论文选题须依据通研院的科研任务布局,并取得校内导师及通研院导师双方认可。校内导师和通研院导师共同参与学生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环节,论文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本专业博士生毕业标准,方可按照学校和相关学院的有关规定申请答辩。联合培养博士生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条件的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四、   联合培养专项优势

1.      集成攻关的大平台:依托通研院多智能体、机器学习、通用视觉、机器人、语言交互、认知与推理、混合智能七大实验室,实现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科学研究。

2.      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国家/地方科技计划、国家/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通研院自研任务、联合实验室项目和学--产联合任务等为载体,提供多样化的研究选择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3.      强大的硬件支持:通研院配备通用数据采集平台、3D仿真加工测试平台、自主机器人硬件平台、高性能GPU算力平台等硬件条件与算力支撑,助力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4.       深度的导师指导:通研院导师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注重前沿研究和创新实践。导师对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投入度高,可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全面的科研指导。

5.       完备的学习与生活保障:通研院为学生发放具有竞争力的津贴、交通补贴(仅限非京生源)、伙食补贴、通勤补贴、优秀实习生奖学金/奖励金,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健身房、食堂等配套设施)。定期举办团建、能量周驿站、球类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的生活。此外优秀学生有通研院留用机会。

五、   招考条件和程序

报考条件、报名程序等详情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工作通知。报考者须符合学校和报考学院的生源范围、报考条件及其他相关要求,在申请前务必与报考导师沟通招生需求,并在妥善沟通后进行报名。符合条件申请者须按照学校和报考学院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完成网上报名。

六、   考核

考核工作由通研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的联合工作组负责,由学院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和考核时间按照各学院公布的方案执行,请申请者关注学校和各学院后续发布的公开信息。

七、   录取

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审查评议情况、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以及综合考核成绩等对考生做出综合判断,导师、考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

八、   其他

1.  入学时间:20253月或9月入学。

2.  学费与奖助:录取后的考生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向哈尔滨工业大学缴纳学费,博士生奖助政策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通研院相关规定执行。

3.  住宿安排:联培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由大学提供宿舍;科研实践阶段由通研院提供住宿补贴。

4.  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人事档案等管理按照高校规定执行。

5.  未尽事宜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通知:

九、   招生咨询

1.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培养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85413687

电子信箱:tongprogram@bigai.ai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86414004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培养办公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1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2025年联培博士生专项招生专业及导师

通研院实验室

招生导师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机器人实验室

付宜利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0802

孙立宁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0802

朴松昊

计算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混合智能实验室

朱延河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0802

机器学习实验室

马坚伟

数学学院

数学0701

多智能体实验室

李均

物理学院

物理学0702

备注:实际导师以最终录取为准。